衛生部公開生乳新國標制定會議紀要
導讀:據有關調查顯示2010年發布的生乳新國標,有專家認為是在企業綁架下出籠的。對此,鄭州消費者趙正軍要求衛生部公開生乳新國標制定會議紀要被拒后,將其起訴到法院,法院判令衛生部在法定時限內作出答復。
新標準中蛋白質含量遠低于發達國家3克以上的標準,而菌落總數放寬數倍后,是美國、歐盟(10萬個)標準的20倍。生乳新國標中,乳蛋白含量從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不低于2.9克降到了2.8克,菌落總數則從2003年的每毫升≤50萬調至≤200萬。這一標準因此被業界和消費者稱為“一夜之間倒退了25年”,再次引發公眾對我國乳制品行業的信任危機。
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曾任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他公開炮轟該標準為“較為差,是乳業的恥辱”,并稱“中國生乳標準被個別生產常溫奶的大企業綁架”,細菌數越高,致病菌的分泌產物保留在牛奶里面的就越多,這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很少的蛋白質,那么高的細菌,還不如喝白開水。
標準討論期間,他們一直反對降低標準,只是反對無效。地方奶協和專家提的20條意見基本沒有被采納,制定乳業標準出現一邊倒的聲音和結果,那就不正常了。據了解去年12月2日,趙正軍向衛生部提出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其公開生乳等6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和起草人、生乳標準起草工作單位與衛生部簽訂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委托協議書、起草單位對反饋意見中不予采納意見的信息資料、生乳標準審查討論中專業分委員會編寫的會議紀要等政府信息。其中,重點是生乳新國標制定會議紀要的公開。
10月17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法院認為,會議紀要即屬于衛生部在履行其法定職責過程中制作的政府信息,衛生部不予公開的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判令衛生部在法定期限內對趙正軍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予以重新答復。